|
聚焦“机器人+”八大应用重点领域!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创新应用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近日,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组织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创新应用专题研讨会,河南工业大学专家学者,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科慧科技、翔宇医疗、汉威科技、安图生物、好想你、索凌电气、越达科技等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参加,共议河南产业升级、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协研企对话,聚焦我省机器人创新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发展和行业应用落地,积极响应国家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发布的推动“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在河南省工信厅的指导和支持下,2月25日上午,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在郑州举行“河南机器人行业创新应用”专题研讨会。 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郑州市科技局原党委书记、原局长王济昌,河南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协会副会长宁祎教授,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科慧科技、翔宇医疗、汉威科技、安图生物、好想你、索凌电气、越达科技等十家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参会。 协会秘书长聂东春 研讨会由协会秘书长聂东春主持。专家代表结合当前背景介绍了产业升级创新形势、国家政策及现状,企业代表分别从各自角度讲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推广案例,并针对现状提出问题和需求。 河南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协会副会长宁祎教授 作为国家机器人标准制定者之一,河南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协会副会长宁祎教授见证了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宁祎表示,《方案》详细讲述了机器人技术应用创新具体应用的十大行业,对行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和里程碑意义。河南的机器人产业,要以此次为契机,推动更多领域、更多行业的深度应用,培育打造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的良好生态,助力推动我省产业升级、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研讨会聚焦未来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未来展望,围绕当前最热点的话题进行了协、研、企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讨论。 树立新目标,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方案》要求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协会会长王济昌对各企业单位和行业专家为落实河南省“机器人+”应用的行动表示肯定。他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的《方案》,对机器人行业而言,是新课题、新目标、新部署,希望企业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同时希望协会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为企业赋能,助推河南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济昌 王济昌指出,针对全国“机器人+”应用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下一步,协会要聚焦八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3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3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30家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河南省“机器人+”应用场景有哪些? 截至目前,河南省“机器人+”应用场景有哪些?作为专注服务省内机器人行业,赋能助力省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社团组织,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自2021年9月8日成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会员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据悉,在协会会员企业进入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中,已覆盖八大领域。在制造业领域,已有郑州科慧科技柔性焊接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郑州科慧科技智能焊接机器人实验验证中心、郑州科慧科技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培训体验中心;郑州科慧科技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柔性焊接应用标杆企业、郑州科慧科技工业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业互联网共享平台应用体验中心,均为可建设的应用场景。 在商贸物流领域,有郑州仟玺智能物流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 在健康医疗领域,有郑州大学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郑州大学精准微创手术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 在养老服务领域,有翔宇医疗康复训练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郑州科技学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应用体验中心、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养老助浴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 在教育领域,有电专郑州科慧科技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基地、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科慧科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中心。 在商业社区服务领域,有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家用服务、助老服务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 在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领域,有中信重工无救灾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 “机器人+”应用的行动落地离不开企业的主动作为。当天的研讨会上,参会企业是如何与机器人擦出火花的? 科慧科技 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宏 科慧科技于1996年成立,见证了国家整个工业机器人发展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制造2025》颁布以后,中国工业机器人逐步迈入智能制造时代。随着应用量的增大和四大巨头价格的急剧下降,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发展突飞猛进。未来包括养老、无人驾驶、运输、无人机送外卖,以后每年可能都有很大变化,机器人将在更多的场景应用。 国家在这个时期发文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契机。作为一家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企业,科慧科技将智能焊接创新应用到制造业领域,并建立实训室,希望能为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服务,助力河南制造业智能升级。 中信重工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董炤琛 董炤琛讲述了中信重工试水机器人产业切入、探索系统化应用的过程,同时企业也存在技术人才、精密制造人员缺口,以及企业降本增效的问题。他表示,将积极把应用案例与协会结合,并希望通过协会的联合体平台解决问题。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境内A股上市公司。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全球具有竞争力矿山重型装备和水泥成套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多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翔宇医疗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监事会主席李治锋 翔宇医疗主做康复医疗设备,是医疗产业里面的细分产业。公司起步早,二十多年一直深耕行业,目前是国内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康复设备企业,并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目前在康复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康复机器人,包括一些辅助的康复机器人护理,主要用于人的上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通过机器人的协同训练帮助人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我们正在研发一款机器人,用于减轻治疗师的工作强度,但整体研发成本高,个人应用限制大,希望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发。在生产制造方面,由于产品品类多,有五百多个品种型号,在批量的流水线制造上会涉及到频繁换线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创新应用技术来解决。 安图生物 安图生物机器人开发部负责人韩鹏飞 安图生物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免疫诊断、微生物检测为主,为临床诊断提供解决方案。 韩鹏飞说,机器人的应用发展阶段与工厂相似,工厂的发展阶段就是从最初的人工操作,到流水线,再到现在的智能机器人操作。安图生物也在尝试将机器人应用到医疗检测领域。 “我们也有一些在思考和研究,即机器人是否能够直接进入医学实验。 现在还处在下一代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的探索中。” 索凌电气 索凌电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建设 作为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最大的难点是非标,装配设备都不是一个标准,电器设备的连接件要组装起来是千差万别,工作量大。在机械加工环节,索凌电气已经通过机器人应用实现了减员增效。希望有相关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把这个问题解决,也希望得到协会深入的指导。 索凌电气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智能化电气设备、轨道交通专用电气设备和电能质量优化与治理的专家,是全国知名的智能电气设备提供商和服务商,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市场优势显著。 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24444万元,是郑州市财政局国有控股企业,河南省电气设备行业的支柱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股东包括郑州市财政局、国家开发银行基金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基金会等;是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电气、ABB电气深度合作单位。 越达智能装备 郑州越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胡七七说,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是我国涂装及焊接领域综合技术实力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焊接成套装备的供应商、系统及工艺服务商。主要产品为涂装智能化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焊接自动化成套装备、工业焊接机器人等。 长期以来,为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海工装备、核动力装置、核电站、锅炉及压力容器、重点化工项目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涂装、焊装整套产线和工艺解决方案。 随着工程机械、造船、高速机车等行业整体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自动化焊接设备效率要求的提高,智能化信息化5G互联的开发应用,成为成套生产线的核心。 公司研发中心结合产学研,与高校紧密结合,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5G数字化管理系统。随着各个行业对5G智慧工厂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司产品开始在上述行业得到大量应用。 据介绍,郑州越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业4.0机器人环保智能化项目是由中船、中铁、中车和沈阳新松机器人合作投资,以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为公司主体承建,主要建设5G智慧工厂、研发中心、工业4.0产业基地体验馆、高端人才人才中心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以焊接、涂装、搬运机器人为主)。 汉威科技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桑亚伟 汉威科技是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汉威围绕物联网产业,将感知传感器、智能终端、通讯技术、地理信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打造汉威云,建立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对于机器人应用,物流方面,汉威科技从原材料入库到物料配送、成品入库环节,实现了跨楼层的机器人操作。这几年汉威科技也在建设生产全自动线,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机器人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我们之前也评估过使用小型机器人代替人工,但是成本比较高。” 对于研发端、供应端需求,包括供应链的创新,需要同步跟上机器人应用浪潮。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张超 |